团队的默契——专访主任律师张长越丨小“骏”故事

单位 | 申骏律师事务所(上海/北京/深圳)发布日期:2020-06-18 15:37:10

采访嘉宾 | 张长越

主持人 | 蔡文博

张长越律师是申骏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,同时是综合诉讼团队的负责人和资深的争议解决专家。本期人物专访让我们走近张律师的管理艺术。

更多视频请关注【Bilibili:申骏律师事务所】

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590577531?from=search&seid=16638666682073539354

: 申骏大部分律师是年轻人,您是如何做到与他们无障碍沟通的呢?

张:想想真的是很残酷,感觉就在昨天,我自己还是一个年轻律师,今天却坐在这里谈如何与年轻人相处。这里我不得不谈一下我的律师经历,我个人是大学毕业以后直接进的律所,从律师助理开始,做过授薪律师、提成律师、合伙人还有主任。首先是共鸣,因为有这些经历,所以才了解每个年轻人的想法,很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。其次是平等的沟通,我这个人不凶,都说我是个暖男,当然在申骏,合伙人基本上都很nice,所以和年轻人平等没架子地沟通是最重要,无论是师兄弟还是师徒关系,换位思考、良性沟通肯定是有帮助的。

 

:前几年有很热门的说法是逃离北上广,现在我们不再谈逃离北上广了,您想对在他乡打拼的年轻律师说些什么吗?

张: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,叫《律师的故乡与他乡》,用了自己和很多朋友的经历讲述了异乡打拼的心境。我觉得每一个在他乡打拼的年轻人都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,你能从千万学子中冲出来,留在北上广,就已经很成功了。当然在这里,你的对手盘更强大了,每一个人都是精英,环境也更陌生了,你会迷茫困惑,这是人之常情。但是困难都是暂时的,当初我们这一批人都是从这段时期走过来的,条件可以说更加的艰难,但是社会是很好的老师,当你的技能经过磨练强大了,你的心态经过调整平和了,成功是水到渠成的。要脚踏实地,切忌眼高手低。

 

:您开始的专业方向是公司诉讼,现在带领综合诉讼团队也有8年的时间了,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团队的成长过程吗?

张:其实这个一直是我的遗憾,我的专业方向还是重大商业诉讼与仲裁,但是确实没有进入一个细分的领域,这与我入行时候接触的案件是有关系的,但是在律师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,专业细分更加细微的今天,我一直告诫年轻人,今时不比往日,一定要早定专业,并且深耕于专业。

我带综合诉讼团队大概8年时间,这个团队最初的定位就是负责所里其他团队专业不涵盖的案子。早期大家也是什么都做,每两人一个小组配合着做。随着时间的发展,我硬性要求每人都要有专业侧重,渐渐细分为知识产权、刑事、劳动、婚姻家事、公司股权方向。确实最近随着黄海涛律师和张偲杰律师的成长,他们在刑事和知识产权方向都有了自己的小团队,成为了新的合伙人,也成为申骏新的业务增长点。我的想法是,综合诉讼团队是一个类似孵化器的部门,这个部门慢慢会不复存在,这些小团队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个类似金融诉讼部、非讼部一样的专业团队,我们拭目以待吧。

 

:律师是独立性比较强的职业,作为公司制的律师事务所,申骏是如何保持团队默契的呢?

张:最后这个问题确实很尖锐,我其实也思考了很久,律师的默契是一种类似心流的状态,但是背后的条件创设是很复杂的。

在申骏发展的初期,我们创始合伙人是非常好的朋友,友情、师生情、亲情带来的默契支撑了事务所前9年的发展。但是申骏的未来,等我们这些合伙人老了,团队的默契更多是依靠文化、制度带来的。我们看外国的百年所都是这样的,合伙人之间、合伙人和员工之间的默契都源于此。其实申骏在上海律所中一直是一股清流,有人说我们的公司制过于理想化,是乌托邦般的存在。其实每一种制度都有它的缺陷,既然我们现在乐在其中,就要坚持下去。我想申骏有能力,也有胸怀去实现这些理想。

 

采访后记

张律师的脚步声不快也不慢,不响却很有穿透力,那是让人感到踏实的声音。他独有的幽默和东北口音,让人倍感亲切。我想申骏团队的默契不仅在于文化与制度,也离不开这样坚实又温暖的后盾。